普洱茶拼配:一味化百,百味融一的藝術
茶友網(wǎng)首頁 個人中心
下載APP 下載APP
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

普洱茶拼配:一味化百,百味融一的藝術

說到拼配茶,茶友們腦海中最早想到的關鍵詞是什么?

是幾十年來經(jīng)久不衰的7542,7581等經(jīng)典茶品?

是“揚長避短,顯優(yōu)隱次,高低平衡”的制茶口訣?

還是在純料單株沖擊下失去話語權的“過時技術”?

其實,這些都只是拼配的其中一面。世人皆知拼配茶層次豐富,性價比高,卻不知這項技術對普洱茶究竟有多么重要。

拼配專題文章的第一篇,陸離就來和茶友們聊聊拼配的商業(yè)價值,后期轉化意義,以及與中醫(yī)理念千絲萬縷的聯(lián)系。


歷史淵源

理念層次上,拼配的核心是“配”而不是“拼”,要求拼配師能調和不同茶青的特性,使其茶性相融、滋味協(xié)調,與這一理念接近的是中藥學的“配伍”。

中醫(yī)配伍理念中的一劑良方,不是相近藥物的拼湊與堆砌,也不是將藥物與病邪簡單地對立,而是君臣協(xié)作,最大程度地發(fā)揮不同藥物的藥效。

尤其是病情復雜的病人,用一味中藥去對癥下藥往往很難根除,通過需要多味以上的中藥才能治標治本,有些中藥配方甚至高達二十幾味中藥。

而普洱茶的拼配也是同理,芽、葉、梗乃至山頭的任意組合很難做出好茶,制茶師需要預先考慮口感協(xié)調,后期轉化,有時還需要通過現(xiàn)有原料實現(xiàn)合理配比。

有茶友看到這里,可能會認為將配伍與拼配相提并論,實在過于牽強,實際上普洱茶與中醫(yī)是有著極深淵源的,在清朝普洱貢茶上體現(xiàn)的尤為明顯。

首先,清朝醫(yī)學巨著《本草綱目拾遺》中,就將普洱茶收錄其中,并列為能消脂解膩,促進消化的保健飲品,說明其與中醫(yī)的“藥食同源”理念是一致的。

其次,云南不僅是茶葉原產(chǎn)地,自古以來也是藥材產(chǎn)地與集散地,當年很多茶農,號級茶莊,運輸馬幫都兼做藥材生意,拼配也受到了環(huán)境與人才的影響。

最后,拼配的核心理念,與配伍也是遙相呼應的,很多山頭茶單飲“茶性太強”,以其為輔,做互補,激發(fā),則能畫龍點睛,暗合了中藥的適配原則。

梯級轉化

后期轉化上,拼配在賦予普洱茶個性口感的同時,也能讓其“骨架堅實,血肉飽滿”,具備梯級轉化的能力,減少后期陳化風險。

這里陸離要先為大家科普一個常見誤區(qū):受綠茶品鑒思維影響,很多茶友都以為普洱茶的等級越高,用料就越好,品質也更佳,實際上這是錯誤的。

除了上文提到的原因外,從拼配上看,高等級原料纖維較少,極易造成壓制過緊,阻礙普洱茶的陳化,這也是市場上很多芽頭純料茶轉化過慢的原因之一。

而拼配技藝,有很重要的一個意義,就是能促進普洱茶后陳化時的梯級轉化,評價壓制工藝時常說的“松緊適度”,就是影響其轉化的重要因素。

想更好地控制松緊度,進而促進后陳化,僅靠石模與機壓等物理方法是不夠的,這是因為普洱茶的條索富含植物纖維,彈性很大,重壓無法長時間穩(wěn)定形態(tài)。

而解決辦法也很簡單,合理運用不同等級毛茶,搭建網(wǎng)狀骨架,讓普洱茶餅出現(xiàn)層次感,促進成階梯狀的后陳化,也即等級拼配技術。

比如生茶拼配時最常用的七級茶,由于相對粗老,賣相不佳,之前曾被質疑是“以次充好、控制成本”之舉,實際上粗老料才是普洱茶越陳越香的精髓所在。

這里涉及到不同等級原料的還原總糖含量,簡單地說,還原總糖含量多,內含物質會相對豐富,后陳化空間也就越大,而七級茶在不同等級中正是含量最高的。

而對于一款新制成的拼配茶來說,觀察其轉化情況,是衡量品質的重要一環(huán),一般來說,頭兩年是轉化風險期,通過拼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轉化危險。

這是因為普洱茶的存放,會受到多酚類物質的良性氧化過程影響,如果氧化能一直持續(xù),就會產(chǎn)生非酶棕色化反應,即美拉德反應(Maillardreaction)。

這是一種廣泛存在于食品工業(yè)中的非酶褐變,讓食物變色的煎炸煸炒(熱反應),普洱老茶的深紅湯色(長時間儲藏),都是美拉德反應的表現(xiàn)之一。

而之所以說普洱茶后陳化存在轉化風險,是因為有時這個氧化反應會產(chǎn)生裂變,這里涉及的化學轉化相對復雜,陸離以多酚類物質為例簡單說明,幫助理解。

多酚類物質氧化為茶黃素的過程中,會先產(chǎn)生一種醌類化合物,如此時條件充分,該化合物則會順利氧化為茶黃素,如條件不允許則會裂變,導致轉化失敗。

總之,后陳化效果,受氧化反應、微生物發(fā)酵、濕熱環(huán)境、酶促反應等多重因素影響,有一個因素出問題,就會牽一發(fā)而動全身,導致反應裂變,轉化失敗。

而通過拼配進某些特定功能的毛料,可以促進微生物和酶促作用的穩(wěn)定性,氧化取決于倉儲,濕熱在蒸壓時就已存在,四種影響因素能得到有效控制。

尤其是老料拼新這種不同年份拼配,能大大減低轉化風險,這也是很多茶企秘而不宣的技術要點,之后的拼配類型專題中還會為茶友們細致講解。

商業(yè)價值

商業(yè)價值上,拼配茶潛力幾乎是無限的,且不論品種,年份和季節(jié),單是上百種山頭,就足以排列出數(shù)以萬計的拼配方案,還有太多的潛在拼配有待“發(fā)掘”。

但潛力大也并不意味著品質好,事實上過去曾有數(shù)以百計的拼配方案,其中不乏口感平庸,乃至口感沖突的茶品。留存下的經(jīng)典拼配茶都經(jīng)歷了萬般錘煉。

諸如紅標宋聘,福元昌,大紅印,黃印,綠印,雪印,88青,8582,96紫大益,97水藍印等明星茶品,都是不同世代普洱茶的拼配代表作。

好的拼配茶,口感上講究協(xié)調性,有些不合格的拼配方案壓制后即刻試品,會感受到一種不協(xié)調的分層,有別于規(guī)律的層次感,是一種失諧的格格不入感。

而且拼配技術再好,也無法化腐朽為神奇,比如以臺地茶為主料的拼配茶,雖可通過特定手法使其頭幾泡的口感極佳,但茶氣和耐泡度卻是無法彌補的短板。

因此,對于新世代的拼配茶來說,不僅技藝要精湛,原料也要更加優(yōu)秀,還能在穩(wěn)定陳化和保證現(xiàn)飲效果的基礎上,做出獨具辨識度的“風味茶”。

如斗記的金斗、彩云的茶王、福元昌的藍票等,都是不計原料成本,只追品質風味的古樹拼配茶,接下來的專題文章中陸離也會再深入分析這一品類。

總之,從古早的號級茶時代,到計劃經(jīng)濟下的印級茶時代,再到走向開放的七子餅時代,拼配技術貫徹了普洱茶百年的發(fā)展史,其價值和意義更是毋庸置疑。

而古樹茶概念興起后,業(yè)界對產(chǎn)地和原料的重視度上升了幾個量級,也帶來了一陣“純料風”,以至于拼配和臺地茶等詞,居然成為了品質不入流的象征。

作為一介科普者,陸離無意強調拼配和純料在概念上的對立,二者也不存在理念上的沖突,只是普洱茶在不同時代下的顯著特征。

隨著行業(yè)的逐漸發(fā)展,相信越來越多的茶友,也都能夠逐漸正確認識和辯證理解拼配技術,明白事理,不辯是非,為解困感,祝拼配茶的明天會越來越好。

作者:陸離

來源:陸離茶寮,信息貴在分享,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